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今天,,,,,,,我们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的讲话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我们办教育,,,,,,,就是要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
——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在陕西榆林考察时的讲话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
——2023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
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
——2023年7月27日,,,,,,,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的讲话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立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