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发展每前进一步,,,,,民生改善就跟进一步
有奋斗就有希望,,,,,有开拓就有奔头,,,,,这在推动全社会活力进一步迸发的同时,,,,,也让每一个奋斗者获得感满满
以时间为“经”,,,,,以一个个民生故事为“纬”,,,,,就会发现,,,,,新中国成立70年,,,,,是一幅亿万中国人民收获美好生活、精彩人生的织锦
走进“时光屋”,,,,,在缝纫机、“大方砖”录音机、黑白电视机等老物件中触摸旧时光,,,,,体悟今日生活来之不易;;;;;进入“供销社”,,,,,体验米面粮油“凭票供应”,,,,,更觉今天物质生活之丰富;;;;;换上工装裤、“的确良”,,,,,在老照相馆拍张照,,,,,通过镜头展现70年服饰风尚变迁……这段时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办的2019年时光博物馆活动,,,,,开启了全国巡展,,,,,人们在一个个“光阴的故事”中,,,,,感受新中国70年的历史巨变,,,,,也让人们对获得感有了一份更切身的体悟。。。。。。
1949—2019,,,,,这70年,,,,,是中国走向富强、迈向复兴的70年,,,,,也是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日子越过越红火的7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种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被认为是理想的好生活。。。。。。这样的说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物质短缺状况。。。。。。那时,,,,,有的地方群众还是“一条竹竿当衣柜,,,,,两块木板铺张床,,,,,三顿吃的是杂粮”;;;;;如今,,,,,“泥坯房”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满眼的“蓝灰黑”早已是色彩斑斓的着装,,,,,爬屋上树看露天电影也成为回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566.6倍。。。。。。告别了物资匮乏,,,,,扔掉了各种票证,,,,,远离了商品短缺,,,,,挥别了贫乏的精神文化生活,,,,,70年里,,,,,亿万中国人民在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上稳步前进。。。。。。
70年来,,,,,时代的“民生热词”一直在变,,,,,从粮票、公共食堂、“三转一响”,,,,,到“菜篮子工程”、万元户、下海,,,,,再到5G、“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些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发展每前进一步,,,,,民生改善就跟进一步。。。。。。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有机统一,,,,,不是一时性的制度安排,,,,,而是一种价值理念、一种发展智慧,,,,,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初心和使命。。。。。。以出行为例,,,,,从绿皮车到高铁的升级换代,,,,,从关注速度快慢、服务如何,,,,,到关注火车站打车难有没有缓解、高铁上怎么收到沿途的外卖,,,,,群众的需求得到越来越精准的满足。。。。。。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相得益彰,,,,,让亿万中国人民在与时代同进步、在与国家共发展中,,,,,收获了更美好的生活。。。。。。
70年里,,,,,中国人民收获的,,,,,不仅有生活的精彩,,,,,更有人生的出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推行的每一项民生工程,,,,,都在提升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为拼搏者、奋斗者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就拿教育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受过小学以上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足14%,,,,,受过中学以上教育的占比不足1%。。。。。。从广泛开设扫盲班、识字班,,,,,到推广速成识字法、出版《新华字典》等工具书;;;;;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70年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50%,,,,,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学习形式越来越多样,,,,,既推动了国民素质显著提高,,,,,也让更多人拥有了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最令人充满成就感的,,,,,永远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改变命运的机会越来越多,,,,,人生出彩的舞台越来越大。。。。。。有奋斗就有希望,,,,,有开拓就有奔头,,,,,这在推动全社会活力进一步迸发的同时,,,,,也让每一个奋斗者获得感满满。。。。。。
如果以时间为“经”,,,,,以一个个民生故事为“纬”,,,,,就会发现,,,,,新中国成立70年,,,,,是一幅亿万中国人民收获美好生活、精彩人生的织锦:“路修通了”“城里落户了”“涨工资了”“住上新房子了”“环境更好了”……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70年春华秋实。。。。。。“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让我们以梦为马、再接再厉,,,,,继续向着幸福生活、美好明天而努力奔跑。。。。。。